电压击穿试验仪通过模拟高压环境下的电场作用,精确量化绝缘材料的耐压极限,其核心原理与操作流程如下:
一、技术原理:电场强度与介质击穿的临界关系
当电场强度超过绝缘材料的介电强度时,材料内部会发生电击穿现象。电压击穿试验仪通过高压发生器对材料施加逐渐升高的电压,同时实时监测电流变化。当电流突然增大时,表明材料已被击穿,此时设备记录的电压值即为击穿电压。结合材料厚度,可进一步计算击穿强度(单位:kV/mm),即单位厚度材料能承受的最高电场强度。
二、量化流程:从升压到数据输出的精密控制
样品准备:裁剪或制备符合测试标准的样品,确保表面平整、清洁,避免油污、灰尘等局部电场集中导致提前击穿。
参数设定:根据材料类型(如塑料、橡胶、陶瓷)及测试需求,设定升压速率(如0.5kV/s)、电压限制(如10kV)等参数。
升压测试:启动试验仪,电压按设定速率逐渐升高,直至样品击穿。设备自动记录击穿电压、电流及时间等关键数据。
结果分析:根据击穿电压和样品厚度,计算击穿强度。例如,若样品厚度为1mm,击穿电压为8kV,则击穿强度为8kV/mm。
三、核心优势:多维度控制确保结果可靠性
环境模拟:可配合环境箱模拟-40℃至300℃的温度条件,以及不同湿度环境,满足高空、高温等工况的测试需求。
安全保护:内置过流保护、过压保护和紧急断电功能,防止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。
数据管理:支持击穿试验、耐压试验、梯度试验等多种模式,数据自动记录与分析,提升测试效率。
四、应用场景: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链条覆盖
电力设备:测试电缆绝缘层、变压器油等材料的耐压能力,确保高压环境下的安全性。
电子元件:评估电容器、集成电路的绝缘性能,防止漏电或击穿导致的设备故障。
新能源汽车:模拟电池组振动、温度变化等工况,测试绝缘外壳的耐电压时间,为电池安全提供数据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