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:13699145010
article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电常数与介质损耗频率的关系

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电常数与介质损耗频率的关系

更新时间:2023-03-17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537

不同电流变化幅度的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电常数实 部以及介电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如图 2 和图 3 所示,不同 电流变化幅度的交联聚乙烯电缆的 Cole-Cole 曲线如图 4 所示。


image.pngimage.png


在图 2 和图 3 的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,交流聚乙烯 电缆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是随着测量频率和交直流 变化分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,但是不同电流变化幅度的 交联聚乙烯电缆之间存在着不同测量频率之间的依赖关 系。当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电流变化幅度低于 12% 时,其 介电性能不会随着测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,所有测 试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是一致的。交联聚乙烯电缆 的电流大小从 16% 开始,介电参数与测量频率之间的变 化具有较强的依赖性,并且在低频测量区域内,存在介 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增加的现象。变化较大的介电常数 显示出电流在改变交流聚乙烯介电性能的有效性,可以 更容易地找到交联聚乙烯在不同领域中应用的线索。 


在测量的低频段区域中,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电常 数和介电损耗会随着电流变化幅度的增加而增加,这种 结果的出现可以采用界面极化机理来解释。在低电流条 件下,电流变化幅度与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电流之间形成 的界面面积比较小,同样情况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,随 着电流变化幅度的不断增大,电流变化幅度与交联聚乙 烯电缆的电流之间有效界面面积会以指数的形式增加, 而且电流之间的绝缘厚度也会不断减小,从而造成两者 之间界面空间的电荷极化现象大大增强。 


根据图 2 和图 3 的试验结果,当电流变化幅度超过 12% 时,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介电弥散现象,这一现象 的产生通过图 4 来说明。


image.png


根据图 4 的曲线,交联聚乙烯电缆都具有比较复杂 ε ε ′ ′′ 图形,说明在试验过程中,交联聚乙烯电缆 存在多个介电松弛时间。然而非介电弥散体系存在比较 单一的松弛时间,ε ε ′ ′′ 图形通常也表现为规则的半圆。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,当电流变化幅度达到 24% 时,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达到了最大值, 如果电流变化幅度继续增大,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电常 数和介电损耗开始逐渐减小。根据相关文献记载,电流变化幅度大的情况下,不完善堆积的填料会产生比较小 的孔洞,这一现象也是造成交联聚乙烯电缆介电常数逐 渐减小的主要原因。试验过程中,采用混合法制备了交 联聚乙烯电缆。由于交直流具有较大的电流冲击力,溶 剂在交联聚乙烯电缆制备过程中不容易除去,遗留 的溶剂会使交联聚乙烯电缆存在孔洞。因此交联聚乙烯 电缆介电常数的减小可能与试验样品中存在比较多的孔 洞有关。 


根据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来证实交联聚乙烯电缆样品 中残存有溶剂,交联聚乙烯电缆断面的 X 射线能谱分析 如图 5 所示。


image.png


在图 5 中可以看出,交联聚乙烯电缆的断面处有氯 原子存在,主要来自氯仿中,而出现的镁元素是来自制 备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原料。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电参数 在某一电流值处发生转变,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, 一是交联聚乙烯电缆样品中的孔洞数量小,二是由于空 气也具有一定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,这两个方面的不 足使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绝缘介电性能发生变化。 


根据上述分析,电流变化幅度越大,在基体中分散 越困难,尤其是电流超过 24% 时,电流就会发生聚集效 应,造成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电流与电流变化幅度之间的 有效面积减少,弱化了界面极化的强度,这也是交联聚 乙烯电缆介电性能在 24% 时发生转变的一个原因。 


在电流没有规律分布的基础上,交直流团簇的体积 VC 与组成团簇的电流链路数目 Nf 以及单位长度电缆的 电流平均体积 f V 成正比,即: C ff V NV 在高频区域中,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电常数随着电 流变化幅度的增加而增加,而介电参数并没有发生变化, 但是当电流变化幅度超过 24% 时,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 电常数增加速率开始急速减慢,如图 6 所示。


image.png


6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与交联聚乙烯电缆本 身带有微小的介电常数以及电流变化规律有关,根据电 子显微镜和 X 射线电子能谱仪的测试可以看出,交联聚 乙烯电缆的表面通常会带有一层钝化的氧化物结构,如 7 所示。


image.png


从图 7 试验结果可以看出,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电 常数并没有表现出逾渗行为。电流变化超过 24% 时,交 联聚乙烯电缆表面的电流团聚现象会造成有效界面的面 积减少,增加了氧化层的厚度。 


在高频率区域中,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电流变化继续 增加,直到超过 24% 时,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介电性能才 开始随着电流变化幅度的增加而减小,试验结果表明, 电流变化幅度高时,虽然电流出现了团聚现象,但是可 能存在表观接触电阻。



image.png

北京中航时代仪器设备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石磊
  • 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1号
  • 邮箱:zhsdyq@163.com
  • 传真:86-010-80224846
关注我们
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

扫一扫
关注我们
版权所有 © 2025 北京中航时代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京ICP备14029093号-1    sitemap.xml
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